近日,《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出台,支付宝、财付通等市场份额占优的企业不免“偷着乐”,纷纷对照规定进行拿牌准备;而市场总份额不足0.7%的300家小企业难免落入“被退出”的不祥境地。分析认为,作为电子商务“货币渠道”和“诚信基石”的第三方支付市场面临洗牌变局。 支付“大佬”遇机会 劣势小企业难免唱悲歌 《办法》要求第三方支付公司必须在2011年9月1日前申请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逾期未取得的,不得继续从事支付业务。其中,关键规定无疑像巨额钞票砌成的高门槛:申请人拟在全国范围内从事支付业务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拟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从事支付业务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3000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实缴货币资本。 但“门槛”的高低还要看第三方支付企业“腿够不够长”。“这些看似庞大的数字对于目前市场排名前列的第三方支付‘大佬’来说,并不是很高的门槛,目前全国排名前十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注册资本应该都在1亿元以上。而对众多小支付平台来说就要困难多了。” 在业内人士看来,更令小支付企业沮丧的是,管理细则中要求,申请人的主要出资人必须连续两年以上盈利,“这一点对绝大部分规模较小的企业将是致命打击,尽管央行表态牌照无限量,但最终八成以上第三方支付企业将丧失申请牌照资格”。 据悉,目前全国有300多家第三方支付企业,其中向央行报备的企业共约130多家。这也意味着,《办法》出台以后,至少将有100多家第三方支付企业被清洗出局。 根据易观国际的数据,2010年一季度互联网支付市场中,支付宝和财付通分别以58.8%和24.8%的市场份额占据前两把交椅。快钱、ChinaPay、环迅支付、易宝、首信易、网银在线和云网支付则以10%以下的份额列于第二梯队,而其余近300家小型支付企业的市场份额总共才0.7%。一位业内人士预测,“在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作用下,这0.7%的市场份额也要保不住了”,300家小企业在行业洗牌中集体出局“大有可能”。 业内持乐观愿景 洗牌有利于行业细分发展 300家小第三方支付企业可能的“集体悲歌”不会减缓《办法》实施的步伐。一年以内,第三方支付市场格局将会明朗化。由于淘汰的企业主要是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小企业,对于未来整个支付市场环境,业内人士普遍持乐观愿景。快钱CEO关国光表示,《办法》的出台有助于第三方支付行业的规范和长远发展,它将赋予支付机构的法定地位,推动第三方支付企业“阳光化”。同时,他还表示,《办法》出台后,将进一步加快国内支付企业的分级,使国内支付行业步入品牌细分期。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国内支付行业主要有两类企业,一类是以支付宝、财付通为首的互联网型支付企业,它们以在线支付为主,捆绑大型电子商务网站,迅速做大做强。而另一类则是以快钱、汇付天下为首的金融型支付企业,侧重行业需求和开拓行业应用。“而在《办法》的监管下,支付行业市场细分化将更加明显。” 此外,关国光认为,管理办法的出台,还将支付企业彻底置于国家政策、法律以及公众的监督之下,使支付企业业务更透明,监管更得力,增进公众和媒体对支付企业的了解,化解他们对支付企业的误解,预防涉黄、涉赌、欺诈等行为给支付企业带来的风险和压力,从而使支付企业像银行一样,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和消费者的理解。同时,也客观上促使支付企业进一步加强内控管理,避免卷入黄、赌、毒中,更好地为广大商户和消费者服务。 为求牌照动作频繁 第三方支付企业开始“正衣冠” 尽管种种迹象显示,《办法》出台对支付宝、财付通等十几家处于行业前列的大企业“是个机会”,但并不意味着牌照对它们来说是“顺手拈来”。 分析人士指出,《办法》中关于“申请人的主要出资人必须连续两年以上盈利”,“外商投资支付机构的业务范围、境外出资人的资格条件和出资比例等,由中国人民银行另行规定,报国务院批准”以及“支付机构的实缴货币资本与客户备付金日均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 10%”等规定,都多多少少对第三方支付企业提出了“新要求”,即便行业“大佬”也不例外。 为此,记者了解到,《办法》一经推出,第三方支付企业便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反馈和支持,支付宝CEO彭蕾表示,“支付宝一直与央行保持着定期汇报与沟通的制度”。快钱CEO关国光也透露“与央行沟通良好”。 据悉,支付宝、财付通已经开始着手调整企业的资本结构,弱化企业的外资背景。有消息显示,支付宝正在争取购回雅虎中国持有的阿里巴巴39%的股权,使企业消除国家对金融服务业外资准入严格限制带来的影响,争取顺利拿到支付牌照。而快钱2008年已经在申办备案材料、企业自查、软硬件设施、运营能力检测等方面进行了准备。随着《办法》的出台,快钱正在实施企业自查方面的工作。 从《办法》出台到获得牌照申请短短的一年时间,究竟谁能获得首批《支付业务许可证》,而最终有多少企业遭淘汰,这些疑问将持续得到业界的关注。 责任编辑:晓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