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是一张亦文亦商的报纸,把大雅大俗两大块内容相互融合,这是它吸引读者的一大特色。其中,文化报道非常精彩,经济报道也正在形成个性。《深圳商报》提倡华尔街日报文体的运用非常有远见,同时我们也看到这一理念在报道中呈现出的亮点。 但华尔街文体不只是一种写作风格,更重要的是一种新闻的风格化,即把一些抽象的事实具体化,把一些宏观的事实微观化等。经济报道的社会性视角便是其重要体现。比如,《华尔街日报》关于“美国人离不开中国制造”的报道,并未限于统计数字的运用,而是以一个美国人一天24小时在饮食、起居、工作等一系列过程中会使用到中国制造的各类产品,来反映美国人与中国制造的“亲密关系”。我认为,《深圳商报》可在以下几方面大力借鉴华尔街日报经济报道的社会性视角,从而进行自身的风格化塑造。 首先,将社会性问题经济化。《华尔街日报》一篇题为《人民大会堂扮新角色》的报道就描述了过去专门用来举行国家重要会议的人民大会堂,现在也对音乐会、产品促销会敞开了大门。从人民大会堂的新角色引发的是市场经济对中国社会全方位的深刻影响。 其次,将一些局部性问题普世化。如一篇关于“网络域名多语种时代”的报道也很精彩。欧亚语系开始进入网络域名中,由此引爆了域名销售爆炸式的增长。这虽是一个经济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欧亚语系进入以后,不再是英语能够垄断一切,这将影响全球化格局的改变。还有一篇有趣的报道《数字化时代如何去谈分手》。主要介绍数字化时代恋爱中的人们如何去谈分手问题,它讲述了技术变迁如何对社会变迁产生一种深层影响。对深圳来说,在采访中,也许我们看到的是一些局部性的问题,但可以普世化地去进行讨论。纽约曾经是一个移民城市,对其移民特色的全方位、深入挖掘和报道带动了当地媒体的发展。同样,围绕深圳移民城市特点也有很多文章可做。 经济报道的深度化也很值得借鉴。《华尔街日报》的每篇经济报道都不只是就经济论经济,很多报道超出了经济的范畴,引发多方面的思考。最近两年《华尔街日报》特别关注中国中产阶级的地位和命运问题,报道从多方面分析了中产阶级的困惑和困境,提出了比经济报道更深的一些问题。(本报记者李玫整理) 《深圳商报》是一张亦文亦商的报纸,把大雅大俗两大块内容相互融合《深圳商报》可以大力借鉴《华尔街日报》经济报道的社会性视角,从而进行自身的风格化塑造。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陈昌凤 责任编辑:米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