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0年3月29日,中国互联网概念股腾讯市值超过370亿美元,已超过ebay、雅虎,进入全球互联网前三名。目前,中国有三家企业市值超过100亿美元,分别是腾讯(370亿美元)、百度(203亿美元)、阿里巴巴(106亿美元)。纳斯达克总裁曾表示:“2009年在纳斯达克有超过三分之一的IPO来自中国。” 中文成为互联网顶级域名字符、CN域名注册量大幅增加、百度盛大出海、腾讯QQ同时在线用户数全球首破一亿大关,这些都在传递着中文互联网发展的最强音。 搜狐首席执行官张朝阳说过,他之所以一定要回到中国来创业,是因为即使他长期在美国学习工作,中文和英语文化上的差异使他觉得只有中文才能准确地表达他的意思。 但面对互联网上的英语霸权,中文是否能够改变命运?何时我们能够拥有自主话语权?又如何才能实现真正的创造历史? ●互联网上的英语霸权 由于历史和技术的原因,互联网最初诞生于美国,这决定了整个互联网的设计是基于英语的利益和偏好所建,尤其是各种互联网框架搭建和传输协议等一直被英文所把持,这在以西方国家为核心的英文互联网时代并无不妥。但是,随着互联网从英文互联网向国际互联网的变迁,这种设计弊端也逐渐显现,并对互联网基础应用的全球范围普及构成一定阻碍。 以中美两国为例,电子邮件是美国第一大互联网应用,使用率高达92%。而在中国,电子邮件的使用率不过62.6%,是本国互联网基础应用中比例最低的,低于搜索引擎更低于即时通讯。第一代互联网浪潮中,美国曾为世界贡献了大量的技术标准,占据着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司机”座位。中国在互联网标准中的缺位,影响了中国网民的互联网应用,也与中国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相符合。 中国银行总行资产负债管理部经济学博士巴曙松曾发表文章谈道,在经济学看来,互联网的发展在巩固英语的强势的同时,也在无情地消灭其他更多的语言。当前,全世界有2万种语言,但是,在微软公司发布的软件中,只有其中的64种。 在人类历史上,本来没有独一无二的过分强势的语言,但是互联网使得这种状况出现了。电脑语言具有独特的强制性,网络经济的发展发端于使用英语的美国,以英语为主导的国家在经济力量上占据强势,使用其他语言的人们似乎只能接受这样一种现实。 ●网络经济下的中文命运 感到欣慰的是,至少我们还有腾讯,我们还有百度、新浪、搜狐,中国已经拥有一批自己的网络力量,不至于在此陷入被动的境地。不过,令人担忧的是,在当今的互联网格局当中,全球“制网权”实际上一直为美国所掌控,信息安全问题已不容忽视,特别是对于有着3亿网民的中国互联网产业来说,更需要拥有健康、安全而强势的互联网环境。 2009年10月30日,在第三十六届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年会上,会议主席彼得·邓加特·斯拉什(PeterDengateThrush)宣布“中文等其它非拉丁字母语作为互联网顶级域名字符的决议,获得通过。”斯拉什表示,这是互联网四十年前发明以来最大的技术变革。 全世界十六亿网民中,有超过一半的人使用的是拉丁语以外的语言。这项决议的通过,意味着明年全球首批超过二十个国家的网民,将使用自己的母语访问互联网,不论身在何处。国际互联网域名体系向包括中文在内的诸多语言文字开放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巴曙松博士认为,中文有可能成为能够抵制网络时代英语强势的一种语言。从经济学的观点看,网络经济时代的中文之所以可以应对英语的冲击,主要是由于中文在网络时代同样与英语一样是一种有相当大的经济价值的语言。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巨大的中文用户数将形成庞大的人群基础,这些庞大的“注意力”资源,必然会使得中文成为仅仅次于英语的、当今世界第二有价值的语言。 因此,尽管网络时代英语获得了越来越强势的话语霸权,中文依然有可能成为网络冲击下继续保持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人类语言之一。这不是出于一种文化的偏执或者是对于网络经济推动下的全球化一体化的抵制,而是现实经济因素使然。 ●中国市场提供强大动力 互联网进入中国到现在已有超过10年发展时间,这10年属于中国互联网从萌芽到高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众多中国互联网公司结合本地化,创新性地开发出适合中国网民使用的各类产品,并在国际互联网上占有一席之地,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公司更是一直让华尔街刮目相看。 而巨大的中国市场,无疑是中文互联网勃兴的强大基础和前提条件。十年前,2001年1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2000年12月31日,中国共有上网计算机不足千万台,上网用户数约2250万,CN下注册的域名12.2万个。 而十年后的今天,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CN域名数量为1346万个,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达到28.9%。在网民规模、宽带网民数、国家顶级域名注册数三项指标上均稳居世界第一。 来自腾讯的数字也在传递着同样的信息。据了解,短短的十多年间,腾讯QQ的同时在线用户数从1增加到今天的超过1亿。据腾讯内部员工回忆,2000年5月,腾讯QQ同时在线达到10万,《人民日报》曾撰文报道。可以想见,在当时中国互联网发轫的初期,10万在线已经是个足够令人咋舌的数字了! ●丰富应用构建互联网的自主话语权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第一大有线电视市场、第二大互联网市场以及第四大PC市场。这种巨大的市场,催生了丰富的互联网应用。随着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整体发展,手机和笔记本作为网民上网终端的使用率迅速攀升,互联网随身化、便携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而商务交易类应用的快速增长,也使得中国网络应用更加丰富,经济带动价值更高。 随着中国互联网普及率的逐年提高,互联网正在走进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这种应用的丰富,也让一些提前布局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尝到了甜头。以腾讯为例,早在2005年,该公司就确立了“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在线生活服务”的战略发展方向,公司CEO马化腾曾表示,要让互联网服务像水和电一样。如今,在QQ狭长的窗口中,包罗了从聊天、游戏、新闻,到网络存储、个人空间,乃至于网上购物、在线读书、股市行情等内容。QQ不仅仅是IM,更是腾讯网络平台的入口,丰富的服务与内容成为了QQ在线人数飞速增长的助推器。仅仅用了一年时间,腾讯QQ的同时在线用户数就从5000万飙升至一个亿。 赛迪顾问分析师刘玉宾认为,从腾讯身上,首先可以看到互联网应用逐渐向移动互联网迁移的趋势,手机QQ用户的大量涌现标志着大众对这一趋势的认可。同时,数量繁多的应用需要统一平台的整合、对用户群的培养与组织也将社区化提上日程、个性需求的增加呼唤着服务的定制化,这一系列网络应用的升级趋势也在QQ身上得以体现。“公众熟悉了QQ,也就是熟悉了目前与将来的网络应用。” ●创新赢得竞争力 巨大的市场,丰富的应用,还不足以支撑未来十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只有核心技术的突破才能让我们具有真正的竞争力。 腾讯马化腾、百度李彦宏、网易丁磊,都是中国的“骨灰级”网民,也都是技术“出身”。而这三家公司,正是中文互联网的优秀代表。其实,在中国互联网领域,不断涌现着各种各样的创新。可以说,创新就是互联网企业与生俱来的DNA。中国互联网其实并不缺乏创新的精神。 马化腾表示,中国互联网企业能够崛起的最主要原因是本土的创新,他强调:“创新需要有长跑的理念和精神,要不断地学习最佳案例、吸收、取长补短,充分理解中国用户的特点和发展方式,开发出真正适合中国网民的应用和服务,这才是把握趋势的唯一选择。”“创新最核心的是把握用户的需求。”马化腾最近谈道。据悉,从腾讯开始涉足互联网其他领域开始,就一直强调创新及用户体验,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加大自主技术研发及用户体验探索。2001年,CEO马化腾作为发明人申请了腾讯的第1件专利。2003年4月,腾讯专利机构正式成立,是中国最早关注专利的互联网公司。公司有超过60%的员工从事跟研发相关的工作,并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联合成立了互联网企业第一家独立的技术研究院,对互联网较为基础以及未来的核心技术进行研发;同时成立了专门的用户设计与产品体验中心,积极探索和开发能够不断吸引各种目标用户的产品及功能。 腾讯联席首席技术官熊明华先生给出的答案是,“未来十年,谁拥有核心技术,谁就拥有互联网的未来。”腾讯通过专利、版权、商标等多种方式对这些“创新”的自有核心技术进行保护。腾讯公司在内部建立了专利申请激励制度,同时组建了专门的专利组进行专利研究、规划、申请和管理等相关工作,鼓励和培养专利创新。截至目前,腾讯总共拥有超过2000件的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其中获得授权的专利超过500件,积累了丰硕的知识产权资产。预计2010年授权专利总数将突破1000件。主要覆盖:即时通信、网络通信、搜索、音视频、无线/移动网络、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网络广告、网络社区等多个领域。 责任编辑:晓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