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是可以用非拉丁字母文字注册域名的第一天。从这天起,互联网域名可以正式使用中文、阿拉伯文、韩文等非拉丁文注册了。这一与全球数亿网民有关的重要变革,其影响不可小视。 埃及作为全球首个使用阿拉伯文域名的国家,当地时间11月15日午夜,“.masr”(意为“.埃及”)国家代码顶级域名开始注册。埃及通讯部部长塔里克·卡迈勒认为,使用本国语言注册域名的举措将“为改革、投资以及(经济)增长提供新的途径”,这对埃及来说,是“一个伟大的时刻”。目前全球讲阿拉伯语的人超过3亿,但互联网上关于阿拉伯语的内容还不到整个网络资源的1%。申请阿拉伯文互联网域名,能够帮助不懂拉丁文的埃及公民上网。 其实,不只对于埃及,对全球数十亿母语不是拉丁语系语种的人来说,这都是一个伟大的时刻,一直被拉丁字母独占的互联网域名,终于迎来了这股期盼已久的“母语浪潮”。据悉,各国都对申请母语域名态度积极。申请开放日之前,中国域名注册管理机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就宣布已代表中国正式向国际互联网域名和地址分配机构(ICANN)递交了“.中国”域名申请。俄罗斯国家域名协调中心新闻秘书莫金娜也宣布,俄罗斯当天向ICANN递交了俄文“.rf”(意为“.俄罗斯”)域名的申请,预计今年12月到明年2月间,俄罗斯将正式启用俄文域名。 域名之变将改变许多人的域名输入和搜索习惯,对互联网甚至人类文明领域都会产生影响。首先,对于使用非拉丁字母语言的网民来说,母语作域名显然更容易记忆和使用,这一变革有助于消除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数字化鸿沟,推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利用,对儿童以及未学习拉丁字母的老人尤其有益。其次,可以解决拉丁字母无法表达某些语言中“同音异意”的问题,并有助于推动语言的多样化发展。同时,作为传承文化的载体之一,域名之变对于增进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推广各国文化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此外,域名作为互联网重要的基础资源,具有稀缺性和唯一性,对企业品牌建设、产品推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采用母语域名,不但有利于企业打响自己的品牌,对国际商业公司的本土化也是一个促进。 许多国家的媒体和有关人士对此都给予了积极评价,ICANN首席执行官罗德·贝克斯特罗姆说:“这是ICANN的一小步,却是使用非拉丁文字人群的一大步。”韩国互联网振兴院域名组组长姜惠英表示,互联网摆脱这一束缚,将大大有助于非拉丁语国家互联网的普及和利用,减少与拉丁语国家的差距。 中国现在已有3.6亿网民,中文域名的需求量是极大的,这就难怪ICANN在宣布的决定中,反复将“中文”、“中国”等因素放在首位。事实上,在向ICANN递交申请前,CNNIC早已在国内推广“.中国”域名,不少域名已经可以访问。而此次国际申请如果通过,那么意味着全球网民都可以选择在地址栏中输入中文的方式。目前,微软IE、谷歌Chrome、火狐Firefox等全球主浏览器均已实现对中文域名的无障碍支持。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已经逐步建立中文域名下的网站收录和支持工作。中国域名正式申请后,ICANN将按照程序进行审核,这个时间最长需要两个月,然后再经过两个月的授权流程,预计最快在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域名将正式进入全球顶级根目录。 责任编辑:米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