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行业新闻 域名应用/周边 抢注/争议报道 成功交易报道 拍卖叫价新闻域名时事评析 域名商家动态 域名人物档案
返回首页

深度报道:中文域名欺诈内幕调查(4)

时间:2007-06-21 21:50   来源:电子商务世界   作者:顾卓
在现场气氛的刺激之下,不少人开始尝试注册中文域名,这时电脑就派上了用场,销售人员熟练地往域名注册信息的查询页面中填入相关内容,以得知客户

在现场气氛的刺激之下,不少人开始尝试注册中文域名,这时电脑就派上了用场,销售人员熟练地往域名注册信息的查询页面中填入相关内容,以得知客户想要的域名能否被注册。而记者在这种环境中,也开始迷惑:难道自己的调查其实是错的,中文域名真的能挣钱?

与杨敏们所描述的会场一模一样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之下,那些对域名知识了解不深的人的确很难不被引诱。

中文域名的发展

目前,玉米虫们普遍把域名中含有中文字符的域名称作为中文域名,其形式包括了中文。cn(。中国)、。com、。网络、。公司、。cc、。net、。hk(指中国香港)等,其中。cn(。中国)、。公司、。网络由国内的CNNIC负责注册管理,。cc、。com、。net由位于国外的域名注册管理机构负责管理。

中文域名产生于2000年,在国内,早期包括通用网址、网上实名等都与中文域名构成了交叉竞争,它们虽然在细节的功能上稍有出入,但本质区别并不大。

经营网络实名的3721公司几经转手之后,现在已经并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雅虎中国,而雅虎中国在2007年3月中旬宣布其网络实名产品进行重大升级,网络实名产品原有的类似域名的功能已经全部消失。雅虎中国CEO曾鸣认为,这是因为现在的网民已经极少通过地址栏输入中文的方式上网,而更依赖于搜索引擎入口。

无论中文域名、通用网址还是网络实名,最初都不能直接在IE中使用。作为全世界普及度最高的浏览器,不被IE支持即意味着难以被网民使用。为此,网络实名首先开始了流氓软件推广,使得3721网络实名插件占据了中文世界大部分上网电脑。之后,3721公司与微软达成合作,微软支持中文版IE对地址栏输入中文的支持。

2007年初,微软最新的IE7.0支持中文域名的新闻四处扩散。在此之前,网民要使用中文域名上网,需要通过在自己的电脑中安装插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中文域名的推广一直处于不利状态。

恶意抢注

谢文告诉记者,中文域名的许多资源确实是惟一性的,如果被抢注,可能产生价值,因此企业要注意保护自身资源。

目前,业内普遍的看法是抢注域名并不一定是坏事,但是,如果抢注的是他人的品牌、公司名称等,则属于“恶意抢注”,很难得到权利保障。

2006年3月17日,最新版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正式实施,在该版本的《办法》中,删去了之前版本中以出售、出租域名牟利为目的的注册行为属于恶意注册的说法,但是,对于抢注他人拥有的品牌、公司名称牟利等行为,仍然可能属于恶意注册。这样的改变,把玉米虫们的合法抢注行为限制在了只能注册一些可能成为热门的词汇上。

但是,作为中文域名注册服务商,铭万明知新版《办法》仍然禁止恶意注册的事实,却仍然劝说客户抢注他人的知名品牌。

在互联网上,多起关于域名权利人胜诉恶意注册者的案例,已经向玉米虫们发起了警告。“不但没挣着钱,还要因为侵犯他们的知识产权而赔偿损失。”凌先生评价自己的一位朋友抢注的结果。这位朋友也是因为听信了铭万抢注中文域名的宣传而注册的,但接着就成了被告输了官司,不但域名没了,还被判赔偿损失。

就在一个月前,微软宣布其在2006年夺回了409个被恶意抢注的域名,这些域名中,并不完全是微软自己拥有的品牌,还包括了与微软品牌相近的内容,比如“micrsoft”等。

有价无市的泡沫投资

据媒体报道,如果不是铭万,福建的林女士可能要很晚才知道什么是中文域名。在铭万销售人员的鼓动下,她前后共花费了几万元购买中文域名。其间她接到过一个神秘的电话,电话中有人称要买她手中的一个中文域名,但接下来便没有了回音。

类似林女士这样经历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处于犹豫中的人,后来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神秘的电话而被刺激了购买欲,花费大笔金钱注册了域名,但结果他们什么都没有得到。

在一个中文域名交易平台上,记者看到不断有玉米虫来交易他们的中文域名,这些域名的标价一般在100元以下,而最初要注册这些中文域名时,最少也需要280元。有玉米虫因此感慨:手头钱紧,挥泪甩卖。

在论坛上,虽然偶尔会有人以上千元的价格出售域名,但却见不到购买者。这和记者在铭万公司组织的所谓“百万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会上看到的火爆场景完全不同。记者也注意到,尽管铭万一方的讲师们宣称某域名价值高达数百万元,但这些所谓的“价值”只是域名注册人单方面的叫价,至于其是否卖得掉,其实并没有下文。

一如杨敏所注册的域名,尽管他把价格降到了成本的一半以下甚至更低,仍然没有人对这个域名有兴趣。事实上,除了作为自己做网站而注册的中文域名之外,能够因中文域名而获得收入的案例,在铭万的演讲中并未拿出像样的例证来。

“中文域名还是有它的好处的,比如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中国互联网界资深人士谢文对记者说,在他看来,中文域名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如果作为域名炒作,则“最多也就是赚点小钱”。

很多业内人士则认为中文域名至少不具备投资价值。一位对互联网熟悉的网友称,中文域名只适用于中文世界,“外国人不会用中文域名来访问,而这种有着文化界限的域名,也很难产生更大的价值。”

互联网上的“兰花”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于中国东北的兰花投资热,一直持续到了2004年的四川。在这股热潮中,少数人因此暴富,更多人则倾家荡产。

兰花的炒作手法说来简单,稀有兰花资源的拥有者称兰花值钱并引人投资,在“托儿”的参与下,炒作初期,卖花人以高价把兰花卖给“托儿”,“托儿”再顺利地把兰花再次出手,以制造一夜暴富的假象。不明真像的人们因此一拥而上,争相炒作。为使兰花的炒作时效长久,“托儿”会不断回购一些兰花。当兰花全部被出手之后,最初的托市者已经撤出。没有了花托,兰花泡沫迅速破灭,花了高价的跟随者们这才发现手中的兰花其实值不了多少钱。

在炒作中文域名时,铭万的手法显得更加粗暴。比如林女士,只是接到了一个自称要买域名的电话,就激动不已,继续花钱注册中文域名。

责任编辑:米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赞助商广告